來源:中國市場監(jiān)管報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7-22
一直以來,我特別喜愛閱讀《中國市場監(jiān)管報》文化建設(shè)版的文章,今年6月27日刊發(fā)的《墨脫九章》,一開頭便把我的閱讀欲望緊緊抓住,一氣讀完,有感而發(fā)。
一入題:“俯仰之間,暴雪換成了雨林,一條條瀑布陡然攀上了峭壁。”這攀上峭壁把我的思路打亂了,瀑布怎么能攀上呢?細一揣測,因雨林而攀上,有點移步換景的感覺,動感十足,如果用落下或者呈現(xiàn)就有點平淡無奇了。如此,再看“瓜藤護主,花香溢出,花萼填充鳥語,母性的靜謐里是見風(fēng)長的草木。”這些描述不斷地沖擊我的思維,這不是簡單的詞句堆砌,而是作者進墨脫時,思緒隨著暢想而飛揚。
我讀了幾遍,有如在品一杯墨脫“肥嫩有加”的茶。
在入了心的文字里,我一章一章、一句一句認真閱讀且享受著,從字里行間領(lǐng)略文字組合的樂趣,好似陪伴作者神游一趟墨脫,體會藏區(qū)的神圣。
剛進入墨脫地界,作者俯仰南迦巴瓦峰之后感嘆,擬人化地說南迦巴瓦峰的腳伸到了墨脫縣,可見南迦巴瓦峰的雄偉與壯觀,感悟上山下山的心理跌宕。
沿途的景色,伴著一路的緊張,終于“緊繃的山路開始松弛,敦厚的山梁漸漸坦然。”在坦然的地域上展現(xiàn)背著竹籮的門巴族女子,甚至蹲在路邊的巨石也讓他們有了壯膽的誠意,一路的艱辛和歡愉在文章里迎面而來,我似乎也聽到了他們旅行的述語。
在途中留宿農(nóng)家“復(fù)將火塘弄醒,吹火筒與煙熏過的布簾,感覺置身東晉。”老農(nóng)的質(zhì)樸和勤勞,山間的一夜,讓他們感觸到人間煙火的溫馨。
從果果塘大拐彎觀景臺到門珞博物館,“那些險在日記里,也讓筆畫與句意不安。”峰回路轉(zhuǎn),一路勞累,看見牛羊聞著鹽香回家,心里安穩(wěn)一些,才有了在博物館神清氣定地敬仰散了架的紡車。
在墨脫縣城“話題漸漸從詩與遠方,歸落到物價與行情”,就有了悠閑的時光,散逛在街頭品讀墨脫“一杯茶圍攏了群山。”精致的墨脫,與人交往都透露出大山的清涼。
墨脫的夜“雅魯藏布江不斷拍岸驚天,夜鳥的尖喙放倒了迷人的夢寐。”在街上逛著逛著,流連于深巷長道,領(lǐng)略墨脫慢生活,竟然引來思鄉(xiāng)的情節(jié),想起故鄉(xiāng)的天穹。
從墨脫縣城再出發(fā)“峽谷面前,就想生出一對翅膀”,去追尋詩和遠方。不期而遇到小學(xué)一位老師竟有詩發(fā)表在《詩刊》上,作者說這位老師:“巧妙地走過了語言的凍土,正把地上撿到的交給諸神。”作者的意思是說,老師的詩帶著泥土的芳香,墨脫就是詩的殿堂。
離開了,“墨脫不是一處風(fēng)景,而是一種誘惑。”用這樣一種感嘆,結(jié)束了行程。
我就這樣絮絮叨叨地羅列了作者精妙的語句和我的感受。其實我是反復(fù)咀嚼過的,文章里有太多的佳句,但由于我認知的差異,有些語境消化不了,遠遠不能品出作者文章中噴出的清香。盡管如此,我已經(jīng)樂在其中,足矣!
這篇散文,我讀出了墨脫的古樸、原始,讀出了群山的巍峨,田園的秀美,也讀出了人杰地靈,與其說《墨脫九章》是散文,不如說是一首首詩,一首首穿透力極強的詩,一首首隔空吶喊的詩,由心贊美的詩。《墨脫九章》是融入心靈的一杯茶,有穿越山川的激動和回味無窮的感悟。
我雖未曾涉足墨脫,但看了作者細膩的描寫,仿佛早已身臨墨脫。最后我要特別感謝《中國市場監(jiān)管報》編輯老師慧眼識珠,成就了《墨脫九章》。
□四川省德昌縣市場監(jiān)管局 茍發(fā)剛